广州市协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经营模式:经销批发
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大道中68号1022房
主营:玻璃漆树脂,残留溶剂减少剂,科莱恩蜡粉,达玛树脂,丙烯酸树脂
业务热线:020-82795892
QQ:285308376

PET2060附着力促进剂代理价格解析及合作要点
PET2060作为附着力促进剂,广泛应用于涂料、油墨、胶粘剂等领域,其代理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。根据2023年行业数据,常规代理价格区间为5-8万元/吨(具体以厂家实时报价为准),具体价格体系需根据以下要素确定:
一、价格梯度体系
1.基础采购量:1-5吨级代理价约为7.5-8万元/吨
2.中型采购量:5-10吨级可下浮至6.5-7万元/吨
3.战略合作量:10吨以上可协商至5.5-6万元区间
二、定价因素
1.原料成本波动:有机硅等原材料占成本60%以上
2.生产工艺:溶剂法/无溶剂法工艺成本差异达15%
3.品牌溢价:进口技术授权产品溢价约20-30%
4.区域市场:华东/华南区域存在5-8%价差
三、代理合作条件
1.年度任务量:通常设定50-200吨基础目标
2.区域保护政策:地级市代理保证金约5-10万元
3.技术支持:包含免费技术培训及季度应用指导
4.市场支持:提供15-20%的推广费用补贴
建议代理商重点关注:
1.索取检测报告(附着力测试≥4B)
2.确认仓储物流方案(多数厂家提供区域分仓)
3.协商账期政策(代理可获30-60天账期)
4.验证厂家研发实力(是否具备定制化改)
当前市场头部供应商包括XX化学、YY新材料等,建议对比3-5家企业的OEM合作政策,重点关注技术响应速度及售后支持体系。成熟代理商综合毛利率通常维持在25-35%,需结合自身渠道能力选择合作层级。






在丝网印刷中,油墨的干燥速度是影响生产效率、印刷质量和终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。为了优化干燥过程,特别是对于一些固化速度较慢的化学固化型油墨(如双组分环氧、聚氨酯油墨),促进剂(也称为催干剂、固化剂)经常被使用。那么,促进剂到底会不会影响油墨的干燥呢?是非常显著,且通常是积极加速干燥的作用,但其应用也需谨慎。
促进剂如何影响干燥?
1.加速化学固化反应:这是促进剂的作用。对于依靠化学反应固化的油墨(例如氧化聚合干燥的醇酸树脂油墨、双组分反应固化油墨):
*降低活化能:促进剂作为催化剂,降低了油墨组分(如树脂和固化剂)之间发生交联反应所需的能量门槛。
*提高反应速率:在更温和的条件下(如常温或较低烘烤温度),促进剂能显著加快分子间的交联反应速度,使油墨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交联网络结构。
*缩短固化时间:直接结果是大大缩短了油墨达到完全干燥(实干)和终硬度所需的时间,提高生产效率。
2.对物理干燥的影响有限:对于主要依靠溶剂挥发的物理干燥型油墨(如一些溶剂型PVC油墨、部分单组分油墨),促进剂的作用通常很小甚至没有。这类油墨的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溶剂类型、环境温度、湿度和通风条件。添加促进剂可能无法有效加速其挥发过程。
3.可能影响表干(结皮):在某些氧化聚合型油墨中,促进剂(特别是表面催干剂)可能会加速油墨表面的氧化反应,导致表面过快结皮(表干过快)。如果内部干燥跟不上,反而可能造成表面封闭,阻碍内部溶剂挥发或深层固化,导致干燥不良、起皱、附着力下降等问题。因此,促进剂的类型和用量需要控制。
关键应用注意事项
1.针对性选择:必须根据油墨的化学体系和固化机理选择匹配的促进剂类型(如钴、锰盐用于醇酸氧化干燥,胺类用于环氧固化等)。用错类型可能无效甚至产生副作用。
2.严格控制添加量:“过犹不及”在促进剂应用上尤为明显。
*添加不足:效果不明显,无法达到预期加果。
*添加过量:
*可能导致油墨在网版上过早结皮,堵塞网孔(堵网),影响印刷适性。
*可能使固化反应过于剧烈,导致油墨膜应力增大,影响柔韧性、附着力和耐候性。
*可能显著缩短油墨的适用期(PotLife),即油墨混合后可供印刷操作的时间变短。
*可能影响油墨的储存稳定性。
3.充分混合均匀:添加后必须确保在油墨中充分、均匀地分散,否则会导致局部固化过快或过慢,影响干燥均匀性和终性能。
4.环境因素:温度、湿度对促进剂的效果也有影响。温度升高通常能增强促进剂的催化效果,湿度过高则可能干扰某些反应。

在丝网印刷工艺中,附着力是衡量印刷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。当油墨在特定承印物(如塑料、金属、玻璃、涂层表面等)上难以牢固附着时,附着力促进剂(也叫附着力增强剂、底涂剂)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“桥梁”。那么,这个神奇的“桥梁”需要多久才能搭建好,真正发挥作用呢?—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“起效时间”。
起效时间并非单一数值
遗憾的是,附着力促进剂的起效时间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数值。它更像是一个范围区间,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显著影响:
1.促进剂类型与配方:
*溶剂型:这是常见的类型。其起效时间主要取决于溶剂的挥发速度。快干型溶剂(如、醋酸乙酯)可能在涂抹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(表干后)就开始初步作用,但完全达到附着力通常需要溶剂完全挥发并与基材充分反应,这个过程可能需要30分钟到数小时,甚至配合一定温度烘烤加速。
*反应型:这类促进剂需要与空气中的湿气或基材/油墨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才能交联固化。起效时间相对较长,可能需要数小时到24小时甚至更久才能达到终强度。环境湿度对其影响很大。
*水性/UV型:水性促进剂依赖水分挥发,时间相对溶剂型可能稍长或类似。UV型则需要在特定波长紫外光照射下才能瞬间固化,起效时间极短(几秒到几十秒),但这通常指其自身固化,与油墨的协同作用效果仍需后续验证。
2.环境条件:
*温度:温度升高会显著加快溶剂挥发速度和化学反应速率,从而缩短起效时间。低温则会大大延长。
*湿度:对溶剂型影响较小(高温高湿可能反而不利挥发),但对反应型(尤其是湿气固化型)至关重要。湿度过低会延缓反应。
*通风:良好的通风有助于溶剂挥发,缩短溶剂型促进剂的干燥和起效时间。
3.涂布工艺与厚度:
*涂层越薄,溶剂挥发或反应完成越快,起效时间越短。过厚的涂层会导致溶剂残留或反应不均。
*均匀涂布是保证效果一致的前提。
4.基材性质:
*不同基材(如PP、PE、PET、金属、玻璃)的表面能、孔隙率、活性基团数量差异很大,直接影响促进剂润湿、渗透和反应的速度。
5.后续工艺:
*促进剂涂布后,是直接印刷?还是需要等待?或者需要烘烤?后续的丝印油墨印刷、干燥/固化过程本身也会对终附着力产生影响。有时促进剂的效果是在油墨固化后才完全体现。
协宇建议:实践出真知,测试是关键
基于以上复杂性,协宇建议:
*参考产品说明:首先仔细阅读所用附着力促进剂的产品技术说明书(TDS),厂家通常会提供一个大致的干燥时间范围或操作窗口。
*进行小试测试:这是的方法!在正式生产前,务必模拟实际生产条件(相同的基材、环境温湿度、涂布方式、厚度、等待时间、印刷油墨、固化条件)进行小批量测试。
*涂布促进剂后,在不同等待时间(如:5min,15min,30min,1h,2h,24h)后进行印刷。
*油墨完全固化后,严格按照标准方法(如百格测试、胶带测试)评估附着力。
*确定“窗口期”:通过测试,找到附着力满足要求且稳定、效率的等待时间,这就是该特定条件下促进剂的“起效时间”或“操作窗口”。
吴经理先生
手机:15361792315



